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曝光了一起涉及境内外勾结的信用卡盗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一千多万元,涉及150余起案件。这一案件不仅揭示了信用卡盗刷犯罪的全链条运作模式,也为广大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案件回顾:手机黑屏背后的信用卡盗刷
2024年1月初,北京市民张先生的手机突然出现黑屏、震动且无法控制的情况。起初,他以为只是手机故障,但第二天手机恢复正常后,却发现信用卡资金不翼而飞。经警方调查,张先生的信用卡在境外有一笔消费记录——在泰国一家免税店消费15000元购买了一块机械手表。
警方顺藤摸瓜,发现这块手表被一名职业带货人带回国内,并通过快递发往北京。收货人张某每天都会收取大量从全国各大机场寄出的快递,且寄件人均有长期往来境内外的记录。警方由此锁定张某为主要嫌疑人,并进一步挖出了一个分工明确的犯罪团伙。
犯罪链条:上游窃取、中游销赃、下游洗钱
这一犯罪团伙的运作模式分为三个环节:
1. 上游窃取信用卡信息:
犯罪嫌疑人通过发送钓鱼短信、伪造官方网站等手段,诱骗受害者填写银行卡信息。此外,他们还利用手机游戏、冒充公检法等方式恐吓受害者,迫使其泄露银行卡信息。
2. 中游带货销赃:
犯罪团伙利用窃取的信用卡信息,在境外购物网站或免税店进行无卡绑定消费。职业带货人将购买的商品带回国内,交给张某等人进行销赃。
3. 下游洗钱分赃:
销赃所得资金通过虚拟币交易进行洗钱,最终与上游犯罪嫌疑人和盗刷实施者分赃。
警方行动:全链条打击,70余名嫌疑人落网
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联合朝阳分局,协调多警种配合,出动300余名警力,在全国16个省市展开抓捕行动,最终抓获70余名犯罪嫌疑人。这是北京首例以电诈方式境外盗刷、境内销赃的信用卡系列案件,实现了对犯罪全环节、全链条的规模性打击。
警方提醒:如何防范信用卡盗刷
1. 谨慎操作银行卡:
对于来路不明的链接,切勿点击。在操作银行卡时,务必确认网站和App的真实性。
2. 关闭境外支付功能:
如果没有境外消费需求,建议联系银行暂时关闭境外支付功能,避免财产损失。
3. 开启银行账户安全锁:
各家银行的App均提供账户安全锁功能,包括境外安全锁、夜间安全锁和异地账户使用安全锁。建议消费者在没有用卡需求时,开启这些安全锁。
案件启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这起案件暴露了信用卡信息泄露的严重问题。犯罪团伙通过钓鱼短信、伪造网站等手段,轻易获取了受害者的银行卡信息。因此,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警惕,避免在不明网站或App上填写银行卡信息。
总结
这起境外盗刷信用卡案件不仅揭示了犯罪团伙的全链条运作模式,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防范建议。通过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慎操作银行卡以及合理使用银行账户安全锁,我们可以有效降低信用卡盗刷的风险。警方的高效打击行动也为类似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现了法律对金融犯罪的零容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