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正式下发文件,宣布批准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青岛分中心终止营业的决定。这一批复的日期定格在了11月12日,标志着这家运营近十年的青岛分中心即将迎来其历史的终结。
回溯往昔,2015年7月,青岛分中心在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核下,正式核准开业,其办公地点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29号的银河大厦2301室。然而,时过境迁,如今青岛分中心却走到了终止营业的十字路口。针对这一变动,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称,这是基于经营机制改革的需要,原有的法人持牌对外营业模式将转变为属地分行管理模式。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青岛分公司的人员及业务将由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全面承接、吸收及合并。在总行信用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青岛分行将肩负起信用卡业务的具体经营与管理重任。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明确表示,结合当前信用卡业务的实际情况,此次终止营业对业务及客户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事实上,华夏银行近一年来对信用卡中心的调整步伐可谓频繁。去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就已批准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广州分中心终止营业;今年3月,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天津分中心也获得了当地金融监管局的核准,正式宣告终止营业。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华夏银行已经关停了除北京总部外的三家异地信用卡分中心。
而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近期选择关闭信用卡分中心的并非华夏银行一家。例如,监管网站信息显示,广西金融监管局在今年7月8日发文,正式批准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桂林分中心终止营业,其业务将并入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分行。同时,广西金融监管局还要求桂林分中心妥善处理好终止营业后的清理及善后工作,确保平稳过渡。
去年7月,监管网站还披露了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终止营业的消息,其业务同样并入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行信用卡业务部。而去年6月,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呼伦贝尔分中心也获批终止营业。这一系列动态无疑透露出信用卡业务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些银行选择关闭信用卡分中心,其核心目的在于节省成本。根据央行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共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6亿张,环比下降0.85%;与2023年同期相比,减少了大约700万张;而与2022年同期相比,更是减少了大约3800万张。这一数据无疑揭示了信用卡业务正在持续收缩的现实。
面对这一变化,今年年内已有多家银行对信用卡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特别是进入下半年以来,从上市银行披露的三季报中不难看出,信用卡业务整体呈现出收缩的态势。针对这一变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信用卡市场逐渐接近饱和状态,该业务已经迈入了存量时代。这就要求信用卡经营必须实现从广度向深度的转变,从过去的以量取胜转变为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更加追求经营的长效性。
此外,从经营的角度来看,目前各大银行纷纷与外部机构合作成立了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通过这种方式,银行也在变相地拓展信用卡业务。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信用卡业务和信用卡分中心的重要性已经大不如前。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信用卡业务或将迎来更加深刻的变革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