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广东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从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现金使用场景、提升移动支付便捷性、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提高账户服务水平、加强支付服务宣传推广等七大维度,细化并推出了21项具体措施,以期全面提升广东省支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为老年人、外籍来粤人士等群体提供更加贴心、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为广东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在提升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面方面,《措施》积极鼓励各地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受理境外银行卡,并敦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非银行支付机构加速推进境外银行卡受理设备的软硬件升级,力求降低银行卡交易手续费,减轻用户负担。同时,对于在关键区域内新增设置的银行卡受理终端(如POS机),《措施》引导头部银行及支付机构积极拓展商户资源,以支持境内外银行卡等多种支付方式,为境内外消费者提供更加灵活的支付选择。
此外,《措施》还明确指出,将加大对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的整治力度。针对出租车、中小经营主体等重点涉老、涉外场景,将持续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的督导与暗访工作,对存在拒收行为的经营主体进行严肃整治,以维护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与流通秩序。同时,支持银行在重点涉外场景增设外币兑换点与设施,简化兑换流程,扩大免签国家币种的兑换范围,为外籍人士提供更加便捷的货币兑换服务。
在提升多元支付软硬件水平方面,《措施》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及清算机构优化移动支付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与文字显示,推出大字关爱版、多语言版等版本,以满足老年人、外籍来粤人士等特殊群体的使用需求。同时,指导支付机构与清算机构加强“外包内用”“外卡内绑”及“旅行通卡”等支付方式的互补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移动支付工具选择。此外,《措施》还优化了外籍来粤人员境内手机号码的办理流程,为其提供良好的国际漫游服务,并规范建立了老年人、外籍来粤人员的账户服务通道,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在大湾区民生支付领域,《措施》强调要不断丰富和拓展港澳居民在广东省内公用事业、政务服务、出入境、医疗等民生缴费领域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提供多样化的缴费渠道。同时,围绕港澳居民、海外华侨等来粤高频消费旅游场景,推出各项电子支付促消费措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此外,《措施》还提出扩展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绑定境内移动支付应用、港澳地区跨境电子钱包应用的规模,并探索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新街坊”双币种收单业务试点,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力。